寧峰訪談記

寧峰訪談記

黃輔棠

        2014年10月30,筆者應亞美尼亞國家青年交響樂團(State Youth Orchestra of Amenia)之邀,客席指揮他們演出《神鵰俠侶交響樂》。26號抵達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,一看演出海報,居然與寧峰同台──下半場他與樂團合作演出柴可夫斯基協奏曲。驚喜之餘,連聲「感謝上帝!」

三年前,長榮基金會把呂思清、黃濱、黃蒙拉、寧峰四位華人帕格尼尼大賽金牌得主請到台灣演奏兼講學。台南那一場,筆者從頭至尾在場。當時,對寧峰就有極深印象: 琴拉得好、教得好、人特別謙厚。其時就有好奇之心,想一窺他的成才經歷與秘密。

如今天賜良機,豈能錯過? 於是,一起吃飯時、散步時、等候採訪時,音樂會後慶功宴時,都抓緊機會跟他聊天,向他發問。

武俠中人

第一次聊天,不到三句話,話題就自動轉到金庸武俠小說。

黃:「金庸小說眾多人物,您的成才經歷,最像那一位?」

寧: (思考片刻後)「張無忌。」

黃:「怎麼說?」

寧:「張無忌沒有刻意想成為武林高手。一切都是自然的,水到渠成的。我的父母從來沒有給過我任何壓力。我也從來沒有想過成為比賽常勝軍或頂尖級演奏家。」

黃:「在我印象中,您倒是有點像郭靖,厚重、內歛、武功高強但深藏不露。」

寧:「也許有一點。我小時候考成都少年宮小提琴班,老師嫌我的小指太短,拒收。我來,是文有信老師收了我,我才有機會學小提琴。考進四川音樂學院附中時,成績中等,要從馬扎斯練習曲重新開始。也許小時候不怎麼樣,這一點跟郭靖相似。」

四位老師

黃:「學琴過程中,影響你最大的老師,有那幾位?」

寧:「我很正式的老師有四位──文有信、胡惟民、胡坤、Antje Weithaas。

文老師帶我入門。沒有他,就沒有後來的我。

整個附中階段,胡惟民老師是我唯一的老師。根基性的訓練,都是他給的。

17歲半時,我一個人去英國留學。胡坤老師給了我極其嚴格的訓練。是他,讓我經受了一生最大挫折,也是他讓我在扎實的基礎上,重建了自信心。

Antje Weithaas老師,則把我從嚴格的規矩、規範中解放出來,讓我敢於打破各種框架,進入藝術上不受約束的更高層次。

以製琴比喻,文老師是砍下木材; 胡惟民老師是把木材雕刻成琴型; 胡坤老師是精雕細刻,把琴製作完; Antje Weithaas老師則為琴上了油漆,讓琴發出更漂亮的聲音。」

黃:「听說鮑宏老師也教過您?」

寧:「鮑老師是文老師的好朋友。當文老師有事時,都是鮑老師代課。」

黃:「能不能講講您跟老師學琴的細節?」

寧:「剛剛跟胡坤老師上課時,單是調音,就耗掉五分鐘。記得上舒伯特的D大調小奏鳴曲,很簡單的附點四分音符,加上兩個十六分音符,就弄來弄去,節奏的準確度都達不到老師的要求。一個呈示部,就上了一個多小時。那種挫折感,比賽失利都沒有那麼嚴重。那種感覺,就像是自己完全不會拉琴。現在回過頭看,如果沒有那個階段的嚴格訓練,我絕無可能變成現在的樣子。」

黃:「胡坤老師把你調教成絕代高手,太了不起! 您得了帕格尼尼首獎後,還繼續拜師學藝,不容易啊!」

寧:「我很慶幸後來拜在Antje Weithaas老師門下,學到不少重要東西。比如說,我們為了節奏準確而吃盡苦頭。可是,Antje Weithaas老師卻告訴我,在莫扎特的音樂裡,永遠沒有四個同樣長短的十六分音符。即是平均之中,必須有細微的不平均。又如揉弦的應用,何時該小一些,何時該大一些,何時該快一些,何時該慢一些,都有講究,都不是隨興而為,這就是藝術上更高層次的東西。」

理性表達

黃:「我看過你教學生,教得罕有的好。你的教學本事是如何練出來的?」

寧:「我沒有特別練過教學功。大概是金庸小說看多了,常常從金庸小說中領悟到練琴的方法。無意之中,也學到不少表達方法。倒是教學幫了我的演奏不少忙。」

黃:「怎麼說?」

寧:「演奏,技術之外,更多感情上的東西。教學不一樣,教學必須把感情的東西理性化,要很理性地表達,學生才能一聽就懂,一懂就能做到。」

天天挑戰

黃:「歷代大演奏家中,你受誰的影響最大?」

寧:「最喜歡奧伊特拉赫(David Oistrakh), 最尊敬海菲茨(Jascha Heifetz)。埃爾曼(Mischa Elman)和年輕時的曼紐因(Yehudi Menuhin)也很喜歡。」

黃:「你現在的程度,已經沒有任何小提琴作品能把你難倒。下一個挑戰目標是什麼?」

寧:「挑戰還是天天都有。比如說,今年五月,一個月內,我要演奏四套室內樂,兩套獨奏,三部協奏曲。其中有一部份是新作品。那個挑戰,幾乎把我打敗,最後是硬撐過去了。」

黃:「您選擇定居在柏林,不在英國,也不在美國,有什麼特別考慮嗎?」

寧:「柏林一是消費低,二是安靜。這對我和我的家庭都比較適合。」

黃:「在我心目中,郎朗、王健和您,是華人在西方古典音樂界最成功,最有代表性的青年大師。」

寧:「他們兩位都是第一線大演奏家,我遠遠比不上他們。」

黃:「看人要看實力,看未來。我確信,您將會是讓所有華人引以為榮為傲的世界級頂尖小提琴家。」

精警之句

聊天中,寧峰常會說出格言式的精警之句:

「藝術如做飯。會做熊掌、魚翅不算本事。要把白菜、豆腐做好,才是大本事。」

「永遠有人本事比你大,永遠有人人脈比你廣。保持心態平和,平衡很重要。」

「十五歲開始,我就喜歡讀金庸,也讀瓊瑤。」

「張三豐教張無忌太極拳,教完後要他把所學全部忘掉。這對我學琴很有啟示。」

 

臨別之際,他送我一片他演奏布魯赫蘇格蘭幻想曲與柴可夫斯基斯基協奏曲CD。我送他一片林昭亮演奏我的小提琴作品錄音實況DVD。我們互相祝福並期待未來有合作機會。

 

No comments yet.

Leave a Reply

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