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慶黃鐘教學法第三期師訓班紀要

重慶黃鐘教學法第三期師訓班紀要

黃輔棠

        在重慶提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焦勇建先生策劃主持下,2015年1月12日至2月3日,在風景秀麗的鐵山坪彥霖山莊舉辦了黃鐘教學法第三期師訓班。

這次師訓班,時間與內容分為三段:

1月12-24日,由吳夏麗、郭繼、白方家三位老師,把六位零基礎成年人,教到初步會拉黃鐘教材第一冊。同時,有七位科班或半科班老師參與。

1月25-31日,由我驗收並補強前面的教學成果,同時對他們及約十位非零基礎學員作教學能力訓練。

2月1-3日,第二冊師訓(六位零基礎學員退出)。

以下所記,全是後面兩段我親歷的實情。第一段實情,吳夏麗與郭繼兩位老師有文為記,可參考。

兩個「不」與兩個「能」

第一天,基本上是互相瞭解、試探、做一些初步訓練。

第二天上課,我先在白板上寫下八個字: 「視而不見、聽而不辨」。說的是小提琴教學中,很多老師對學生的問題視而不見,對學生的音準、節奏、音質音色問題聽而不辨。

這個話,不宜說同行,但說自己的學生或自己,則沒有不妥。

以六位零基礎學員當下表現為例: 有夾琴不規範的、有持弓不規範的、有持琴不規範的、有弓拉不直的。吳、郭、白三位,都是上一期經過我訓練的老師,都知道我對這四大入門基礎功夫極其重視,把它們視為檢驗一位老師教學水準與能力的第一塊試金石。可是,交到我手上的品質,居然沒有達到黃鐘設定的最低標準。可見「視而不見」的情形,有多麼普遍、嚴重。

再以當下一群科班或半科班背景老師為例。我要求每一個樂句的收尾要高雅、有漸弱,居然沒有一位做得到(堅持到最後的學員後來都做到了)。有兩位已教琴多年,有不差教學成果的學員,甚至連最簡單的節奏,都無法拉對; 有深度一點的聲音,教了十遍都拉不出來。這就是「聽而不聞」。

經過一番講解與演練後,我在兩個「不」字上打了叉叉,在旁邊寫上兩個「能」字,變為「視而能見、聽而能辨」。

後來每一天的課,都在訓練老師這兩個「能」。小提琴老師最需要的三大能力──診斷、下藥、表達,最難訓練的是診斷能力──一看就看出問題所在,一聽就知道是什麼問題。通過對兩個「能」的不斷訓練,堅持到最後的學員,「診斷」能力都有明顯提升。

收尾教學新口訣

把樂句的結束音收漂亮,在我看來,是小提琴演奏的「ABC」,即一入門,就應該學會,做到的東西。沒想到,一群科班與半科班學員,卻一而再,再而三要求,仍然做不到。

問題在學生,責任在老師。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,讓學員很容易就掌握「收尾」的技術? 思考幾番後,我決定試試如下方法:

第一步,先壓後放。在正中弓,先用力把弓杆壓到與弓毛緊貼。然後把力全部放掉。口訣就兩個字: 壓,放。重複若干次。

然後,加上弓的小幅度運動,要求在一寸左右的範圍內,完成從壓到放的動作。

最後,在弓的各部位,分別用上弓與下弓練習收尾。口訣是三個字: 貼、拉、放。「放」的過程,弓速減慢,直至完全不動。

如此,不會收尾這個難題,就輕而易舉地解決了。整體演奏檔次,至少提升了一級,變得高雅起來。

持琴教學新發現

六位零基礎學員,經過三位老師調教,居然有三位持琴不規範。這讓我意識到,持琴比夾琴與持弓更難教、更難學。

1月26號,焦總安排我們去參與一個招生宣傳活動。當看到一群小朋友,被一位教學經驗不足的老師帶了一天之後,沒有一位持琴規範,卻都在撥奏《小蜜蜂》,我更加確定,持琴關不過,後面沒戲唱。

在台灣,凡跟過我一段時間的黃鐘老師,他們的學生都基本上沒有持琴不規範問題。可是在重慶,連上過我二十天師訓班的老師,教出來的學生也做不到人人持琴規範。原因何在?

自我檢討一翻,應該是持琴教學尚有盲點,其責在我。

思考數天之後,我把持琴教學的標準與方法歸納為七個字: 撐貼高平轉立動。

撐,是食指與小指向相反方向撐開。

貼,是食指指根關節輕貼琴頸。

高,是食指第三關節而不是第二或第一關節,與琴弦同高度。

平,是手腕不凹也不凸。

轉,是肘向內轉,掌向外轉。

立,是用指尖外側按弦,手指斜立在弦上,而不是躺,也不是直立。

動,是所有東西都做對後,拇指要前後動一動,確定沒有用力「抓」。

幾位零基礎學員,很快就做到持琴規範,並把這七字訣記下來。他們是否能在日後教學中把他們的學生都教到持琴規範呢? 有待驗證。

發音訓練創新招

1月28晚,是湖北名師劉勝華先生的講學。劉老師每一句話,都是經典名言; 他的訓練方法,讓我眼界、耳界、心界大開,受到很大震動,得到很多啟示。

當晚,一夜未睡,思考如何把劉老師的方法,做些變通,用到黃鐘教學法上。

第二天,我臨時改變原定教學內容與程序,帶全體學員練習一招新創功夫「力速極限」。

具體程序是:

一弓四音(或八音),走超慢軌(極靠琴橋),下弓從極弱至極強,上弓從極強至極弱。弓的分配大略是: 下弓第一音1/10,第二音1.5/10,第三音2.5/10, 第四音5/10。上弓則相反。

要求軌道不變,力與速大變,拉出極弱與極強的聲音。

練過這個練習之後,再拉其他曲目,果然整體聲音改善了很多。原先一直要求卻拉不出來的深而勻聲音,現在不用我要求就拉出來了。這讓所有人都非常高興。

後來,我又把這個練習改用另一種方式: 在正中弓,先把弓杆壓到與弦貼緊,然後用慢速運弓。這時,聲音極難聽,全是燥音。然後,慢慢增加弓速(節奏不變,用越來越多的弓去拉)。這時,深透而好聽的聲音就出來了。

事後,我們總結為何這招功夫威力如此之大。結論是: 它一箭四鵰,同時訓練了絃樂器發音三大要素: 力的至輕與至重、速的至慢與至快、軌的至慢與穩定。同時,它不知不覺地解決了運弓下重上輕這個普遍性問題。

感謝劉勝華老師!

兩種都會化衝突

有一位學員,不知何故,每一弓,身體都會搖擺一下。

在我看來,這是對發音與音樂都有害無益的多餘動作,應該去掉。我搬出林耀基先生的理論: 「身體不要晃。就好比汽車在馬路上跑,如果馬路也晃動起來,就會翻車。」(見邵淳燕、顧應龍著《不同凡響──隨林耀基大師學琴的日子》)

可能這位學員曾受過身體搖擺拉琴法的訓練,自身又缺乏足夠的分析辨別能力,一下子很難接受「身體不要晃」的建議,遂提出了各種身體可以搖晃的理由。

我知道,如果繼續爭辯下去,所爭的就不是道理,而是意氣。凡意氣之爭,均於事有害無益。於是,趕快換一個說法:

「黃鐘主張兩種都會。既然你已經會搖晃,那就應該再學一種──不搖晃。」

如此一來,這位學員去除了「被侵犯感」,沒有了抵觸情緒,一下子就改掉了每一弓都晃動一次的習慣。

自學成功第一例

參加第二冊師訓的學員,有位楊鳴老師,來自重慶。

楊老師上一期師訓班後期,曾來旁聽了幾次課。他沒有進過音樂學院,也不是專業音樂工作者,但一生熱愛小提琴,退休之後清閒無事,願意當黃鐘義工老師。

這次一聽他拉琴,進步之大,讓我大吃一驚。原先的各種不規範,都變得相當規範。特別是音色與運弓的「勻」,比半年前,簡直判若兩人。

我請他分享為何有如此大進步。他說,最重要原因,是他細細觀看黃鐘各冊示範演奏DVD,特別是各招輔助功,一招一招去細心體會其目的、要求與前因後果。

黃鐘教材公開出版後,這兩年來,我一直非常關注此事: 黃鐘示範演奏DVD,對提升教學品質,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? 在此之前,我的結論是: 雖然有示範演奏DVD,但仍然少不了好老師。對學生而言,這個結論沒有問題。楊鳴老師的表現,則讓我有了新的信心: 有一定演奏與教學經驗的老師,如果夠虛心、細心,認真下功夫觀看與研究,靠自學,也能大大提升演奏與教學水準。

感謝楊老師!

大學教師當學員

這期師訓班,有兩位已在大學音樂系任教的資深學員。一位是人民大學音樂系齊悅老師,另一位是內蒙古集寧師範學院音樂系張金鑫老師。

兩位老師都演奏教學俱佳,理解能力、歸納能力、表達能力均一流。我所講的東西,他們都一聽就明白,能馬上說出「為何要這樣做」的道理。偶有不同意見,我們也能作純理性學術討論,通常都很容易就取得一致或接近一致的意見。

齊老師因事沒能全程參與。張金鑫老師則不但全程參與,還以普通學員身份,接受第一冊的四項考試,親身體驗了黃鐘老師被「考」的滋味。

大學老師而當黃鐘學員被考,這是首次。這對黃鐘是非常大的支持與肯定。等張老師的兩篇學習心得報告出來後,我們可以直接聽到他的心聲,看看他在兩期師訓班中,有何所獲,有何建議。十分期待!

因為張老師的表現實在太優異,所以第二冊考核時,我就請他當評分委員。對每位學員各個項目的講評,他都講得很到位。問問題,亦問得很到位。我當場向焦總建議,下一次黃鐘師訓,可以考慮聘請他當老師,黃鐘將又多一位高級助教!

尊師謝師一封信

第一冊師訓結束時,我收到零基礎學員劉利送的一份超重大禮物──一封感謝信。此信也許說出了部份學員想說但沒有說出來的心聲,所以不避嫌疑,全文照錄於此:

尊敬的黃老師:

感恩這次能與您在這個有趣而又受益匪淺的學習活動中與您相識! 從久仰您的大名到能真正跟您學琴,無比榮幸!

在您到來之前,我們在各位老師的精心指導下,初步學習了黃鐘第一冊,感受到了《黃鐘小提琴教學法》的神奇之處。我之所以說它神奇,是因為它讓小提琴到底有幾根弦都沒搞清楚的我,經過20天培訓,居然也能拉出曲子了。這一點讓我甚為高興與興奮! 是您幫我實現了從小就有的學琴夢想!!

在沒有瞭解到您設計輔助功的真正用意之前,我曾懷疑,有沒有學習輔助功的必要?通過後來的學習與實踐,我漸漸發現,您設計的輔助功真的很有用。我們不僅可以通過練習輔助功來學習各個學琴要點,也可以通過輔助功,對我們學琴的基本姿勢進行鑒定與糾正,從而做到規範。

在跟您學琴的一週時間裏,我不僅看到了您對教學的一絲不苟與甚至對初學者「苛刻」的要求,更感受到您是一位有很高道德水準的傳教者。這一點,是我以後不論做人還是為人師表都需要學習的。這一週裏面,你不僅教我們如何學習小提琴,還教我們如何養生,帶領並鼓勵我們多運動。在提高我們琴技的同時,又讓我們這群不愛運動的年輕人學習了幾招養生的鍛煉方法。

您身上有很多讓我學習的地方。您沒有刻意的表現,卻處處體現出您的修養與儒雅。您在任何時候都虛心接受並吸取所有人提出的意見和建議。為了更好地完善黃鐘教學法,您可以一整夜不睡覺的思考,第二天卻依然精神抖擻的給我們上課。上課時您是一位要求苛刻的老師,下課後您是一位如此平易近人的老人。在您沒來之前,沒人想到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,大老遠從台灣來重慶,居然沒有一個隨從。這一點我很吃驚。一身樸素的穿著,讓我完全看不到那些耀眼光環。您不是一位高高在上大名鼎鼎的小提琴教育家,而是我們身邊一位安靜而慈祥的老人。您對待每個人都是那麼和藹可親。

很感恩能在這歲月的長河裡與您相遇,也感謝您為小提琴教育事業所作出的貢獻與犧牲。

最後,祝願我敬重的黃老師,身體健康,工作順利!

黃鐘第三期學員  劉利

2015/1/31于重慶

二期師訓結甜果

1月31晚,零基礎班的課程全部結束後,焦總安排我們下山,看看他們一群學習黃鐘教材半年的小朋友排練。

大約有十六、七位小朋友吧,分別是吳夏麗、王靜、白昱寰三位老師的學生。三位老師都是上一期零基礎師訓班學員。其中吳、王二位從未拉過小提琴,白是某大學音樂系主修小提琴的學生。這群小朋友在白昱寰老師統領下,表演黃鐘入門曲《小蜜蜂》、《黃鐘之歌》等。看了一會兒,焦總走過來,我就對他說:「焦總,祝賀你! 你成功了。」

十六、七位小朋友,當然不是每一位都完全規範,但有約三分之一相當規範,有三分之一可以接受,只有約三分之一有些較明顯的不規範。例如運弓時弓杆外翻等。

最令我高興的是,家長與小朋友,基本上處於快樂狀態。有一位家長拉著我,要我一定看看她的妹妹與女兒合奏一曲。我稍為幫她調整了一下持琴。用的是新整理出來的「撐貼高平轉立動」七字訣。不到一分鐘,問題就解決了。

當初,焦總告知他在普及小提琴教育的大膽想法。看到這十幾位小朋友的表現後,我對他多了不少信心。期待他的美夢成真。

黃鐘師訓法要點

一些對黃鐘不瞭解的同行,有些來旁聽了一、兩天課就離開的「半學員」,可能對黃鐘的師訓是怎麼一回事,完全不瞭解甚至有誤解。

我自己過去並沒有認真做過這方面總結。現在試做一下。就以這一期師訓課為例,它有幾個顯著特點:

  • 從頭至尾,貫穿著讓學員瞭解、掌握黃鐘的「標準與方法」。要求學員對各項標準與方法不但要知道、悟到、還要做到。
  • 每一曲、每一項技術、每一個輔助功與輔助練習,都經過講解、演練、糾正、提升。以第一冊第一曲《小蜜蜂》為例,單是輔助練習中的三個中上弓空弦音,我要求部位準確,有收尾,就連所有科班與半科班出身的老師,練了很多次,還是做不到。可想而知,那是看來容易做來難的東西。
  • 不斷總結與分享。每一個學習項目之後,都做總結,分享。我把它叫做「三大能力訓練」──記憶能力、分析歸納能力、表達能力。這就意味著不是我一個人在當老師,而是每一位學員都在當老師。
  • 中間常插進一些沒有結論的研討話題。比如,幼兒入門,拇指應放在弓杆還是放在馬尾庫底部? 第二冊開始,多大年齡的孩子,才適合教各種手指運弓技術? 海菲茨握弓法適不適在黃鐘教學法使用?等等。同時,鼓勵學員隨時根據面對的難題,自己創編輔助功與輔助練習,創編遊戲。
  • 個別有特別需求的學員,我也盡可能抽出時間,單獨輔導。如來自山東煙台的胡靚杰老師,對貝多芬協奏曲第三樂章主題如何演奏、第二樂章開頭如何演奏,擊弓與自然跳弓如何演奏等,有疑惑。我分別給予明確而有效建議,讓她覺得此行大超值。
  • 設了四個考試專案:

1、曲目演奏

2、輔助功三個W講解與示範(what? How? Why? 即什麼目的?如何               做?為何要這樣做?)

3、本冊基本功模擬教學

4、本冊樂曲模擬教學

其中2、3、4三個項目,均抽籤決定具體內容。第1個項目則規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3-5曲,全部背譜,配CD演奏。

最為特別的,是考試過程中,每一個專案之後,都由評委講評或提出問題,學員當場回答。

經過這樣的過程,黃鐘教學法的種種標準與方法,就象刻印一樣,能比較深地刻進學員腦中。老師最重要的三大能力──診斷、下藥、表達,也能得到最大幅度訓練與提升。

*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*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*

學無止境,教學法的改善亦無止境。

盼望有更多優秀同行,對黃鐘教學法提出改進意見,共同為普及小提琴教育,進而提升全民素質而努力!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5/2/8日于台南

 

 

No comments yet.

Leave a Reply

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.